当 RTO(蓄热式热氧化炉)后端的 LEL(爆炸下限)监测装置数据超标时,需立即启动紧急响应流程,优先保障设备安全与人员安全,同时快速排查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。以下是分步骤的处理方案:
LEL 超标意味着废气中可燃组分浓度已接近爆炸临界值(通常监测装置会设置预警值(如 20%-30% LEL)和报警值(如 40%-50% LEL)),需第一时间切断风险源:
触发紧急停机 / 联锁保护
若 RTO 配备自动联锁系统,应确保系统已自动执行以下动作;若未自动触发,需手动操作:
切断 RTO 前端废气进气阀门,停止可燃废气进入炉体;
关闭 RTO 的燃烧器(避免明火引爆可燃气体);
打开新鲜空气置换阀门,向系统内通入洁净空气,稀释可燃组分浓度;
若后端有废气旁通管道,可打开旁通阀将超标废气临时导入备用处理系统(如火炬焚烧、活性炭吸附等,需确保备用系统合规)。
现场人员安全管控
持续监测与通风
待 LEL 值降至安全范围后,需系统性排查超标原因,避免问题复现。常见原因可分为前端废气波动、RTO 系统故障、监测装置异常三大类,具体排查方向如下:
根据排查结果,采取以下整改措施,确保 LEL 值稳定在安全范围后,方可重启 RTO:
前端废气管控整改
优化生产工艺:调整溶剂用量、控制反应温度,避免可燃组分瞬时超标;
检修预处理系统:更换饱和的活性炭、清理喷淋塔填料,确保预处理效率;
增加新风混合:在废气收集管道增设新风入口,将可燃组分浓度稀释至设计值以下(通常≤25% LEL)。
RTO 系统故障修复
恢复燃烧温度:检查燃烧器喷嘴、燃料供应管路,更换损坏部件,确保燃烧室温度达标;
清理 / 更换蓄热体:打开 RTO 检修门,清理蓄热体表面的积灰和结焦,若老化严重则整体更换;
检修阀门与密封:更换阀门密封件、调整切换时序,修补炉体 / 烟道的漏风点(可采用压力测试验证密封性)。
监测装置校准与维护
更换失效传感器:对催化燃烧式传感器,若接触过硅类化合物需强制更换;红外式传感器需检查光路清洁度;
校准监测装置:使用标准气体(如甲烷 - 空气混合气)对 LEL 监测仪进行零点和量程校准,并记录校准数据;
清理采样管路:用压缩空气(或氮气)吹扫采样管,去除堵塞物,确保样品传输顺畅。
空载试运行:关闭废气进气,仅通入新鲜空气,启动 RTO 燃烧器,运行 30-60 分钟,确认燃烧室温度稳定、阀门切换正常、LEL 值持续低于 10% LEL。
逐步恢复进气:缓慢打开前端废气进气阀门,控制进气量由小到大(初始进气量不超过设计值的 50%),实时监测 LEL 值,若持续稳定,再逐步提升至正常负荷。
加强巡检与记录:重启后 24 小时内加密现场巡检(每 1-2 小时记录 LEL 值、燃烧温度、阀门状态),确认无异常后恢复常规巡检频次。
为避免 LEL 再次超标,需从 “源头 - 过程 - 监测” 全链条建立预防措施:
源头控制:优先使用低挥发性溶剂(如水性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),减少可燃组分产生;
过程监控:在 RTO 前端增设预处理后 LEL 监测点,实现 “双重预警”(前端预警 + 后端报警);
定期维护:制定 RTO 设备维护计划(如每月清理蓄热体、每季度校准 LEL 监测仪、每年全面检修阀门和燃烧系统);
应急演练:每半年组织一次 LEL 超标应急演练,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紧急停机、风险控制流程。
若多次排查仍无法找到原因,或 LEL 超标伴随有毒气体(如 VOCs、硫化氢)超标,应立即联系 RTO 设备厂家或专业环保运维团队,切勿盲目重启设备,避免引发爆炸、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